公益组织如何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7-05-19 02:29:22.0    字体: [ ]

公益组织如何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愿意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上分享一些经验和想法。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非政府组织。中国绿发会前身是中国麋鹿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是为了迎接中国特有物种麋鹿回归,国际上公认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是世界物种重引进最成功的范例。到目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绿发会已经逐渐形成包括“中华保护地”、传统文化与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倡导”和“倡议”系列、绿色发展事业、生态扶贫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八大工作重点。在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方方面面,取得一系列成就。

2015年9月,联合国评估千年发展目标落实情况并制定未来15年全球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由17项目标构成,称为“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从SDG17项目标来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跟中国绿发会核心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息息相关。我们知道,“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

中国绿发会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勉力前行;并从不同的公益活动角度与SDG目标出发,积极实践探索。从我会总结经验来看,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慈善机构如何助力南南合作、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A.募捐;B.推动立法;C.呼吁与倡议;D. 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E. 公众监督和维护公共环境权益等。

SDG目标14: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SDG目标

15: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两大目标为例。

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会资助开展“中国沿海海洋濒危物种生态调查与数据库建设”项目。并使用募捐、环境公益诉讼与公益环保宣传活动方式为海岸卫士红树林提供司法与生态保护,为公益项目“北海红树林生态救赎”拨付资助款等。

另外,我会创新性提出建设“中华保护地”体系。从2016年4月18日支持建立第一个中华保护地(中华大鸨保护地·长垣)至今,已成立超过50个中华保护地。通过该体系,积极组织并动员起各方保护力量,发挥“公民科学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当前已有保护模式形成良好互补,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完善相关立法方面,我会积极倡导建立一部国家层面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并针对野保法、湿地管理条例、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等,多次开展举办专家研讨会,同时汇专家反馈意见,提交致政府相关部门。

再以SDG目标16:“创建和平和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为例。

我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推进关于“促进中国公众环境权益”合作研究协议中,也包括积极探索环境公益诉讼判决之后的资金归属,设立环境修复专项基金,并探索建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及举报中心等。

SDG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SDG 目标7: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

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标志,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应对气候变化是包括企业在内所有社会主体的共同责任。在国际上,中国政府率先签订《巴黎协定》,并与美国签订中美气候变化声明,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在国内,“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同时还设定“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并争取超额完成,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5%的上限目标。

2016年9月,应梵蒂冈大主教邀请,中国绿发会代表团赴梵蒂冈就即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2)的有关问题举办的研讨会进行交流,并介绍以中国绿发会为代表的NGO在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经验,积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做好桥梁纽带,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目标12: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绿色发展”的社会组织,中国绿发会坚持不懈探索公益如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近两年,为倡导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会先后发起一系列倡导活动,包括倡导“不随意放生”、“不再收藏红木”、“不燃放烟花爆竹”等,响应中国科协关于科普宣传的有关精神,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推广普及相关倡议,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在针对“弃风弃光”现象中,中国绿发会起草了关于建议遏止“弃风弃光”现象的提案建议稿,建议加大风能、光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程度。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积极推进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突出绿色低碳、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中国绿发会也积极响应, 与IUCN东北亚项目合作发起“生态‘一带一路’”倡议,同非洲环保界共同倡议保护非洲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我们认为,公益组织在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必须了解不同公益活动的需求和定位,并增加与之相应的有效供给。我们了解到中国国内很多企业具有较高的发展低碳产业园区、低碳城镇建设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能力,因此我们希望能借助联合国乐施会祝贺联合国启动南南气候伙伴关系孵化器项目,了解各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公益需求。中国绿发会愿意搭建一公益平台,与在座政府组织、非政府公益组织以及广大企业就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务实合作,让绿色贯穿“一带一路”,共同实现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标。